东帝汶,全称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是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这个国家由帝汶岛的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组成。东帝汶的总面积为15007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34万(截至2024年)。首都设在帝力,这座城市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大部分经济活动的发生地。
东帝汶的历史充满了动荡和变迁。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逐步建立起殖民统治。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并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然而,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和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并于1976年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要求尊重东帝汶人民的自决权利。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全民公投决定脱离印尼独立。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东帝汶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其中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达到2495米。气候方面,平原和谷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而其他地区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6℃,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由于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此外,在帝汶海域还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东帝汶的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包括玉米、稻谷、薯类等,但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主要用于出口。其中,咖啡、橡胶、紫檀木被誉为“帝汶三宝”。尽管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潜力,但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公路只能在旱季通车,旅游业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在语言方面,东帝汶的官方语言是德顿语和葡萄牙语。德顿语是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而葡萄牙语则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工作语言还包括印尼语和英语。约91.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6%信仰基督教新教,1.7%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东帝汶多元的文化背景。
总的来说,东帝汶是一个充满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随着国际援助的增加和国内政策的逐步完善,东帝汶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定和繁荣的发展。